<
头闻号

新乡市诺狮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其他过滤设备|分级设备|其他食品、饮料加工设备|筛分设备|筛选设备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掀热潮 政策与资本助推行业创新
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掀热潮 政策与资本助推行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5-02-24 18:30:37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日前,化妆品原料供应商维琪科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在北交所上市。同时,多家化妆品企业完成新原料备案。政策方面,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原料新规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政策与资本协同发力,正推动中国化妆品原料从“跟随式创新”转向“源头创新”。未来,在定向政策激励与产业链资本整合的作用下,中国化妆品产业有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再到商业应用的全生态闭环,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中国成分强势崛起

化妆品原料指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具有保湿、滋润、抗衰老、抗氧化、美白等功能的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种物质。

2025年初以来,已有多个化妆品新原料成功备案。1月24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贝泰妮旗下的新原料“白刺花籽提取物”完成备案,这也是贝泰妮成功备案的第13款新原料;2月6日,来自广州青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雪莲花愈伤组织粉成功备案;2月7日,来自稀物集(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酵母菌/松茸发酵产物滤液成功备案。

近年来,化妆品新原料备案热潮持续。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共计90个新原料在国家药监局完成备案,而2023年、2022年与2021年新原料备案数分别为69个、42个和6个。2024年新增备案植物原料42个,第一次超过化学原料(32个),中国植物原料迎来了“备案潮”。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达到619.09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年均5%的复合增长率。消费者对产品功效要求提升是主要驱动力。其中,活性原料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2023年国内活性肽原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0.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约20%),含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122.1亿元,同比增长27.06%。此外,天然/有机原料的需求也显著增长,2024年新增国产备案原料如雪莲培养物、N-乙酰神经氨酸等,彰显了生物技术创新成果。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增多,意味着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正在强势崛起。

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化妆品新原料发展迅猛,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鼓励。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的公告(2025年第12号)》,鼓励化妆品原料创新。公告提出,要研究化妆品原料通用技术要求,促进化妆品原料标准提升。

华安证券认为,合成生物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原料的开发和生产领域,透明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以及重组胶原蛋白等都吸引了很多投资人和企业的关注。随着公告的发布,合成生物技术在功效护肤等领域有望得到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在化妆品行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明确国家对原料创新的支持方向,还凭借多维度举措,如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激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意愿等,有效推动更多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同时,新规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前沿技术进步推动化妆品原料的升级换代。

“新规聚焦于如何深化新原料与化妆品研究的融合,多维度推动行业发展。”李慧良称,一方面,鼓励上下游紧密合作,着力解决原料研发与产品应用脱节的难题,促使企业在研发早期便充分考量原料在产品中的功效发挥,以此减少资源浪费,加速产品上市进程,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提倡多学科技术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原料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并且依据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研发效能。此外,新规积极支持产学研结合,旨在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应用,助力国货美妆稳固国内市场地位,在全球市场展现更强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将持续增长,且在原料创新上会朝着更具特色、更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企业间围绕新原料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加码研发和国际化

中国香妆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表示,展望未来,全球化妆品原料市场将呈现“高端化、功能化、绿色化”的三重升级趋势。活性肽原料、植物提取物和生物技术原料等领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需要突破核心原料技术壁垒,借力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上市公司也在加码布局研发和国际化。贝泰妮披露,2024年底,公司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全新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在云南昆明顺利建成,是全国第一家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同时,贝泰妮已在中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拥有多所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科研竞争力。

化妆品原料市场受资本市场的青睐。日前,化妆品原料供应商维琪科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在北交所上市。维琪科技深耕多肽原料领域多年,已累计申请130余项发明专利,包括超10项国际PCT申请,且已完成55项发明专利授权。

多家上市药企入局化妆品原料领域。2024年8月底,普洛药业发布2030发展战略,医美化妆品原料业务首次出现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9月底,公司与百葵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现有产品、产能和技术上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合成生物学及酶催化技术平台和多肽技术平台的研发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拓展合成生物学领域业务。

海正药业2024年11月份披露,公司参加了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年会,作为唯一一家药厂进入到香料香精化妆品展会里。公司将依托现有工业基础,以及在合成生物学方面的发力,迅速以原料药形式进入到大健康、医美等领域。

姚永斌表示,政策与资本的协同,正推动中国化妆品原料从“跟随式创新”转向“源头创新”。未来,在定向政策激励与产业链资本整合的作用下,中国化妆品产业有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再到商业应用的全生态闭环,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