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教育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14篇)

更新时间:20

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希望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14篇)的内容对你有用!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1

  ★ 课程资源

  举出事例 姓名 国籍 身份 付出的努力 获得的成就 李时珍 中国 医药学家 二十几年不懈努力 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爱迪生 美国 发明家 毕生孜孜不倦 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齐白石 中国 画家 坚持不懈地创作 技艺炉火纯青 ★ 精选教案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滴水穿石的启示。能正确区分多音字“给”。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三、教学方法:感情朗读、合作探究等方法

  四、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写有字词的小黑板、写有课文重点句的小黑板、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词通文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 提出自读要求:(1) 读准生字字音(2)读通课文(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4、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本草纲目、小贩、迷恋、专利权、自勉、

  二类词:安徽、日雕月琢、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白炽灯、碳粒、给予

  (先自读,指名读,最后齐读)

  (2)学生读后说说自己以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然后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并评读)

  (4)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课文除了写水滴的故事外,还写了人的故事,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写了哪几个人的故事?(学生快速默看后回答)

  2、指导读好“滴水穿石”的故事。

  3、指导读好科学家的故事。

  4、指导读好启示。

  四、教学生字

  1、指导描红

  2、听写生字词,评议。

  五、布置作业,

  巩固所学1、抄写词语2、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读后感《滴水穿石的启示》。上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实物投影问题)谁提出的谁就来读一读?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生齐读课题学生读问题:1、滴水为什么能穿石?2、 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 滴与人有什么关系?4、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精读感悟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滴水为什么能穿石?)为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滴水穿石的情景。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个情景的?(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回答)

  2、老师也写了一句话来描述这个情景,谁来读一读?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从岩缝中滴落下来,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指名朗读)

  3、你觉得写得怎样?老师还写了一句,请你读一读,和刚才一句比较一下哪句好?(指名读)“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4、老师的这句再和书上的一句比较一下,哪句好?(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回答哪句好?为什么?指导朗读)“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指名回答哪句好?为什么?指导朗读,齐读)

  5、从这些带点词中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解释词语),至此你明白滴水为什么能穿石吗?

  6、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指导朗读。

  7、那么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学生齐读)

  8、出示: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指导朗读。并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怎样不要怎样?(学生快速游览后回答问题)

  9、课文除了写滴水穿石的原因及给予我们的启示外,还花了大量篇幅写了人的故事,那么水滴与人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学生自由练读,读出感情)

  10、其实课文第三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请你把这句话找出来。(学生各抒己见)

  11、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就的吗?(指名读,说说“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顽石”“滴穿”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你能换种说法吗?)

  12、中外名人和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取得了成功。课文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分别是谁?(这就是第四个问题)

  13、先读读第三自然段,再选一个你最佩服的人反复读,让人从你的读中能听出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自由练,再读给同桌听,互相指导,指名读,评读(哪些地方读得好)再读)

  14、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因此老师衷心希望大家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学生先自己练习,再指名读,评读)

  三、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章内容。

  四、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几个靠“滴水穿石“精神成功的例子,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课前请大家搜集滴水穿石的`例子,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2、搜集抄写一些诸如“不教一日闲过”的名人名言做成书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勉。(学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主备人表格式教案让北二小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五年 设计人:王老师 (5.5)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滴水穿石的启示》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的想象。让课文简洁明快的语言所蕴涵的韵味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心里。 学习者分析 学生喜欢朗读,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内化课文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植树造林的信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掌握课文层次。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课时 揭题导入 普普通通的水(板书:水),平平凡凡的石(板书:石,书写较大),

  却演绎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话(板书:滴、穿;穿字长些),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启示。(板书:的启示)留下了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

  3、从名人事例中懂得滴水穿石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

  教学准备:

  查找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

  我国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象形就是其中一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象形字,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象形字并板书水和石)从这两个象形字你能看出水和石的特点吗?(水,柔弱;石头,坚硬)可你相信柔弱的水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吗?这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这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现象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读题质疑读文释疑

  1、读读课题,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师: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文,同时还要找出引起你重视的字音。

  2、哪些字音引起了你的重视?锲而不舍白炽灯给予

  3、谁解决了滴水为什么穿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

  解决问题(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却能把石头滴穿?

  (学生根据课文一二自然段谈为什么穿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落下来的,力量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没有把石头滴穿呢?(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师: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滴,不停止,不放弃,正是因为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滴穿顽石!

  4、解决问题(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三、学习事例加深理解

  师:作者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事例,再读一读补充资料一,看看他们与小水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

  (1)李时珍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可李时珍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对药物描述不清,药性介绍不详,尤其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并利用行医的机会,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为了完成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不怕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产药的名山,行了上万里路。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还亲口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他历时27年,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终于在6l岁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有52卷,16部、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0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师:想象一下,在这二十几年里,他会遇到哪些困难?

  也许他攀登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崖绝壁;也许他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也许他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他仍然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爱迪生

  爱迪生开始试验做灯丝的材料:他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又用钉、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接下来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他先后选择了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就连跟随他的助手都灰心了,劝他放弃这项试验。面对失败,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仍然继续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后来他又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试验,当他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这盏电灯亮了45小时,试验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又继续做试验延长寿命,发现用竹丝作灯丝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这种竹丝电灯使用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

  师:6000多种材料,7000多次实验,这是――――的7000次啊。

  师:这就是爱迪生的孜孜不倦,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

  师:90岁的老人,本应该――――本应该――――可齐白石呢?依旧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四、补充资料写下感受

  师:任何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但(课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荀子》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再看看资料二,把你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悟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师:同学们,课的最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还有更多成功人,更多给人以启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些人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谨记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读)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下课!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会用“持之以恒”、“三心二意”和“启示”造句。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以文化人。

  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词语积累,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绳锯木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聚沙成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

  (1)指名读

  (2)齐读

  (3)观察词语,说特点,体会这是两组意思相对的成语

  (4)自读识记

  2、课前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齐读课题。这些词语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有什么联系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其一在于引导学生积累。课上注重引导学生积累,长年累月,学生的词汇量就会越来越丰富。其二,这些词语跟课文内容有着联系,词语的归类与文章结构类似,这样的导入,既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又渗透了课文所要传递的一种精神、一种写作方法。)

  二、品读感悟,理解内容

  (一)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1、图片展示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老师用书本语言生动描述。

  2、设疑:这块石头正中这个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

  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1)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2)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击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抓词体会,注重学生阅读的引导。)

  (3)小小的水滴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滴穿了石块,这多么令人佩服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4、看到力量微不足道的水滴凭着自己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穿石块,你有什么感想?引出下一句:“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做事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导读好反问句。

  (二)品读“名人成就事业”这一部分

  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不是的,它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个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种精神。

  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这种想法。

  引导学生找到“你看,古今中外……取得成功的吗?

  (设计意图:段落教学中采用变序的方法,直奔文章的中心,让学生明确“滴水穿石”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2、出示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自读,注意停顿及语气。

  (2)指名朗读,然后师生评价。

  (3)在这句话中,教师觉得“古今中外”这个词用得特别恰当,你体会到了吗?

  学生结合课文例举的三个人物??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所在的国籍、所处的时代谈理解,体会作者选材的精当。

  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3、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看看他是怎样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1)自学体会。

  (2)全班交流。(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

  ①李时珍的例子:指名谈体会结合所谈感受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

  这个事例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爱迪生的例子:指名读相应内容学生评议,读得好的地方,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读好,为什么,并进行朗读示范。

  这个事例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 1093项发明”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进行反复朗读感悟。

  ③齐白石的例子:抓住“炉火纯青”、“不教一日闲过”的等词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语感。

  (设计意图:三位名人的学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感悟,既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枯燥,又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拓展迁移,强化巩固

  1、的确,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正是靠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块“顽石”,克服一个个困难挫折,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板书:实现理想

  其实像他们这样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计其数,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

  2、讲述:“一位65岁的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当他拿到第一笔105美元救济金时,尽管很沮丧,却不愿向命运低头。他想到自己有一份炸鸡秘方,可以卖给餐馆。两年中,他被拒绝过无数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当被拒绝了1009次之后,他终于听到了第一声‘同意’。这个执著的老人就是桑德斯上校??肯德基的创始人。”

  (设计意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要注重课外的学习,即尝试着自己去搜集资料,以此帮助课堂的学习。在这里,教师的参与其实就是对学生这方面学习的一种引导。此外,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为学生下面的表达作了示范,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准备后交流。

  要求:(1)仿照课文用100字简要介绍一位名人事迹,可附图片。

  (2)能用上课上所学的词语和平时积累的相关名人名言就更好。

  教师注意随机点拨与评价。

  4、再次齐读“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这句,加深理解。

  四、质疑探究,体会写法

  1、从课文以及刚才交流的这几个事例中,你得到了什么的启示?

  2、学生交流,引出最后一段。

  (1)齐读。

  (2)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富有哲理的话,再读记忆。

  (3)出示:“只要xx而不xx,xx而不xx,就一定能够xx。”记住的站起来告诉大家。

  3、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质疑:课文第四段还没学?能不能省去这段?

  4、指名朗读第四段,理解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进一步体会“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点拨写作方法: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5、引导学生质疑:现在,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由学生来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作者这一写作方法的理解。)

  五、自主作业,课后延伸

  自选一题

  1、把收集、交流的一个事例写下来,说明“滴水石穿”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结合本文所学,制作书签,写一句自勉的话,并用彩笔加以美化。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每一幅图都蕴含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如果你知道,请在?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