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中大促的重要节点,亚马逊Prime Day是跨境电商卖家接下来备战的主要目标。不过在近期,亚马逊多个仓库面临严重的爆仓,不少卖家的货物因爆仓问题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入库,为此带来了不少困扰。此外,关税政策不稳定的局势下,亚马逊平台的多项政策举动也让卖家的利润更加岌岌可危。
01
亚马逊美国站持续爆仓
亚马逊Prime Day会员日冲量即将来临之际,亚马逊北美仓库却正在陷入连环爆仓的危机中。
近日,根据亚马逊官方公告及跨境物流服务商通报,亚马逊美国站正面临多仓库连环爆仓危机。GEU3仓点因维修将于2024年4月13日至2025年5月11日关闭,其日均处理量约15万件的物流缺口转移至GEU2(现有处理量18万件/日)和GEU5(处理量12万件/日),二者饱和度已达80%以上。
此外,之前已严重爆仓的POC1/POC3仓点(延误率超30%),其后续货物可能被强制转至MIT2仓,该仓当前日均处理量20万件的运营能力已接近临界值。
从目前各仓库的情况不难看出,亚马逊北美多地仓库再度陷入删约、跳约等难题中,情况严峻且恢复正常运转尚需时日,故这一消息迅速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在受影响仓库中存有库存的跨境卖家开始忧虑自身货物的安全状况以及后续处理问题。
一位主营家居用品的卖家表示:“GEU3仓库的关闭让我们的备货计划彻底打乱,原本计划4月中旬入库的货物现在只能分流到GEU2和GEU5,但这两个仓库的接收能力有限,入库时间至少延长了一周。”
另一位卖家则抱怨道:“POC1仓库的爆仓让我们损失惨重,货物积压导致上架时间延迟,错过了销售旺季,现在又要面临转仓到MIT2的风险,真是雪上加霜。”
爆仓问题迟迟无法缓解,不仅打乱了卖家们的备货节奏,还可能面临断货风险。尤其是随着Prime Day的临近,更让这场物流危机显得更加紧迫。
日前,亚马逊已宣布2025年Prime Day将延长至4天,作为本该是冲量爆单的重要节点,可能会因如今的连环爆仓对卖家造成巨大挑战。一位卖家表示:“Prime Day的备货计划本已紧张,现在又要面对物流延误和仓库爆仓,库存可能撑不到活动开始就要断货。”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爆仓情况并非只出现在美国地区,近期欧洲、英国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据相关货代人员在社媒爆料,英国BHX4-CV5 9PF、LBA4-DN11 0GU 两个仓库也有爆仓现象,派送和上架存在延迟;欧洲63801-MHG9、38350-HAJ1、34466-KSF7/VELE、06126-WRO5、60452-CDG7 仓库严重爆仓,签收和上架存在延迟。
物流延误带来的不仅是时间成本的增加,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转仓费用、仓储附加费与海运涨价三重压力叠加,赶在Prime Day前备货,卖家们不得不承担更高的物流成本,但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货物能及时上架,严重影响卖家的销售计划。另外,货物上架延迟直接导致发货周期延长,影响买家体验,这不仅可能引发客户投诉,还可能对店铺评分和排名产生负面影响,形成长期损害。
02
亚马逊内测新规
亚马逊爆仓问题常有,卖家虽焦灼但也只能归于平常心对待,更令卖家无奈的是,关税政策不稳定的局势下,亚马逊平台的多项政策举动让卖家的利润更加岌岌可危。
据卖家爆料,近期亚马逊正在内测一项新规,“购物车两小时价格保护机制”。顾名思义,该机制也就是对消费者的商品价格进行保护,也就是说,当买家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之后,在接下去的2小时内,无论卖家提价或者降价,都将按照买家加入购物车时的价格进行结算。而且,这个规则并不直接作用于Deal活动,不会对Deal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目前该新规还在内测阶段,还没正式出现在卖家中心,但已经在跨境圈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卖家表示,这一新规无疑是利好消费者,毕竟享受到的价格更优惠。但是,对于卖家而言,某种程度上是将促销延长了2小时,甚至还可能造成折扣叠加的风险。
其实,前几天春季大促的时候就有不少卖家反馈觉得购物车不对劲,因为那时候就出现秒杀价与优惠券叠加的情况,如今,卖家们都在猜测可能那时候平台就已经在进行测试“购物车价格2小时保护机制”。
一位卖家直言,这一新规对于卖家而言无疑是利润又缩水。过往,卖家倾向于“无缝衔接”促销活动,在秒杀结束后立即开启优惠券以维持流量。如今,如果卖家这边的秒杀价格结束后设置优惠券,但是消费者是在秒杀之前加购的产品,就会出现折上折的情况。特别是如果卖家如果在秒杀结束后想要提价,势必会减少一定利润。“如果产品卖得好想要提价,也会因为购物车保护机制,最后损失利润。”
“近期亚马逊平台的新规太多了,卖家还是要注意,特别是涉及到运营层面,需要及时调整,采取缓冲式运营。如果后续新规真的落地了,建议卖家有秒杀活动的,最好等待2小时后再考虑推出优惠券等促销活动,保住微薄的利润。”上述卖家建议道。
注:文/雨果跨境,文章来源:雨果跨境,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