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耕整地
花生适合种植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中,pH值6.5-7最佳。深耕可以减少连作障碍,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2.施足底肥
尽管花生根系发达,有根瘤菌固氮,但仍需适量施肥。一般每亩施用80-120公斤生物有机肥和40-50公斤花生专用肥作为底肥,提供充足营养,预防重茬和病虫害。
3.晒种分级
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花生品种。播种前晒种2-3天,提高生理活性和吸水能力。剥壳时间最好在播种前10天左右,挑选颜色鲜艳、粒大饱满的种子,播种前用药剂拌种,预防地下害虫。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要适宜,避免早播影响花芽分化,晚播影响生长期。一般在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大花生每亩种植约8000穴,小花生约10000穴,每穴2-3粒种子。
5.查苗补种
播种后10-15天,如发现缺苗,要及时催芽补种或用备用苗补种,注意不要伤根。
6.清棵蹲苗
花生出苗后,立即清除周围土壤,让第一对侧枝的子叶露出地面。
7.适时中耕除草
麦套花生在麦收后3-5天内中耕除草。
8.培土
开花后15-20天封垄前进行,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促进果针早入土,提高结实率。
9.打好花生三遍药
第一遍:苗期到始花期喷施,使用氨基酸叶面肥、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螯合硼、钼酸铵等,补充营养,预防黄叶,促进根瘤菌生长。
第二遍:盛花后期到下针期喷施,使用塞弗酰胺、烯效唑、吡唑醚菌酯、螯合钙等,控制旺长,提高坐果率,预防病害。
第三遍:结荚膨果期喷施,使用氨基酸叶面肥、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福美双、磷酸二氢钾等,防止病害,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荚果发育。
10.水分管理
花生耐旱,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足墒播种后,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适当的干旱有助于根系发育。花针期和结荚期需水量大,要保证水分供应,植株萎蔫时及时浇水。
以上就是花生的种植技巧,只要大家掌握好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参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关于种花生怎么种才能高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