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近日,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与海南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绿色消费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主题活动”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举行。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吴凤武宣布了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及企业的名单,多家企业凭借在闲置物品流通工作中的代表性入选首批试点企业名单。
据了解,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工作重点围绕二手手机、服装、家具等开展试点工作,利用3年时间,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二手商品流通典型案例,以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此次试点工作的启动,也标志着我国二手商品流通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将有效促进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
会上,各方就“二手商品流通对于消费提振有哪些作用”这一业内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闲鱼副总裁宋涛表示,二手商品的流通,能加速物资循环和变现,居民出售闲置商品回笼资金,增加了可支配收入,进而提升消费能力,促进再消费;同时,商品在二手市场的繁荣也能提升消费者对其新品的兴趣,转化为新品的潜在购买力,形成“出旧买新”的良性循环。
闲置物品交易信任是基石,如何构建二手商品交易的信用机制也是各大平台持续攻克的行业问题。
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和机制创新,各大二手平台建立了全链路信任保障体系。首先,是推动用户信用数字化,搭建了全新的信用评分体系“鱼力值”,帮助交易双方更加准确地了解彼此的信用状况;其次,是促进商品验真标准,破解“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3C、奢侈品、腕表等高价值品类,联合专业机构提供验货服务;此外,通过纠纷处理机制的创新,推出社会化协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小法庭”,用大众评审投票的方式更好地解决纠纷。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