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最新发表的一项分析探索了微塑料在海洋不同深度的分布。海洋中微塑料的分布和行为受其大小影响,部分有可能进入了碳循环,且可能成为海洋碳循环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强调了研究微塑料分布的重要性,这对制定减少微塑料对环境影响的有效策略很重要。
尽管微塑料已在全球海洋中被广泛记录,但很多研究仅取样了海洋表层50厘米深度。此次,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团队综合了2014年至2024年间全球1885个记录站的深度剖面数据,以评估不同深度微塑料的浓度和行为。
数据表明,微塑料可能构成了海洋碳循环的明显组成,在碳中的比例从30米深处的0.1%增至2000米深处的5%。在深水中持续观察到大量微塑料,在大西洋的一处剖面中,100—270米深处检测到每立方米超过1100个微塑料颗粒,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2000米深处检测到每立方米600个微塑料颗粒,在马里亚纳海沟6800米深处检测到每立方米13500个微塑料颗粒。研究还发现,在100—5000微米间的较大微塑料更容易被海洋分层结构捕获,而小于100微米的微塑料在水中的分布更均匀,寿命更长。
团队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标准化方法的缺乏,导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使得出明确结论并更好地理解海洋中微塑料的分布变得困难。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