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秀

内容摘要《科学进展》巴芬岛熔岩中核心组分的氢同位素证据美国布朗大学的James W. Dottin III团队找到了巴芬岛熔岩核心成分的氢同位素证据。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化学交换本质对于理解它们的演化至关重要。深部地

《科学进展》

巴芬岛熔岩中核心组分的氢同位素证据

美国布朗大学的James W. Dottin III团队找到了巴芬岛熔岩核心成分的氢同位素证据。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化学交换本质对于理解它们的演化至关重要。深部地幔柱火山岩的钨-182和氦-3异常已被归因于地核与地幔的交换。氢(H)在地核中可能大量存在,因此氢也可能是追踪地核-地幔交换的敏感指标。研究人员测量了巴芬岛熔岩中橄榄石包裹的玄武质熔体包裹体的δD,即2H/1H比值,以检验地幔柱是否含有来自地核的氢。结果显示,平均δD值低于部分对贫化上地幔平均值的估计。这种低δD组成可能源于同位素扩散或氢从地核泄漏,而非岩浆作用期间的同位素分馏或地壳污染。研究揭示了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氢的地核-地幔交换可能已经覆盖了地幔柱源区以及大部分上地幔的同位素组成。

相关论文信息:

10.1126/sciadv.adr2917

《细胞-代谢》

循环甘油可预测脂肪性肝病的恢复能力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Cholsoon Jang团队报道了循环甘油可预测对果糖诱导的脂肪性肝病的恢复能力。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细胞-代谢》。

过量摄入膳食果糖会增加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和癌症发生的风险。然而,哪些宿主因素决定疾病易感性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人员利用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和体内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确定循环甘油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对果糖诱导的脂肪性肝病的恢复能力。研究团队发现,口服果糖后循环甘油的激增,反映了小肠强烈的果糖分解代谢。小肠的这种果糖清除与慢性果糖暴露后肝脏新生脂肪生成和脂肪变性的诱导较弱有关。

这些数据表明,口服果糖耐量试验和循环甘油测量在预测个体对果糖引起的脂肪性肝病的易感性和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方面,具有潜在实用性。

相关论文信息:

10.1016/j.cmet.2025.03.017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