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峰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对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产生深远影响,先进技术能否在军事领域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争态势。
从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新质战斗力正逐渐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已成为打赢未来战争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深入研究新质战斗力体系生成、牵引价值、支撑功效和颠覆作用,持续深化军队转型发展,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加速科技向战斗力的转化。
紧盯潮流抢先机
新质战斗力是在思维理念、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下,催生的最有可能形成制胜优势的先进战斗力,是战争演进和科技进步的结晶,对整体战斗力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要以观念更新引领发展。近些年,一些军事强国积极深化未来战争准备,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项目、新力量。因此,需要贯彻转型建设要求,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深化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创新作战概念和战法训法,树立起与新兴领域发展、新质战斗力生成相适应的思维理念,加快形成与使命任务相匹配的打赢能力。
要向多维多域拓展延伸。新质战斗力将作战领域不断向太空、网络、深海等领域拓展。因此,要形成跨域联合思维,将各类资源和潜能转化为实际作战能力,聚合不同维度作战能量,借助信息网络、数据资源、智能算法等新型要素,构建全维立体、优势互补的作战体系,在时间空间、有形无形的各类现代战场上充分发挥新质力量的倍增效应。
构建高效链路
新质战斗力的生成,离不开齐整完备、融合贯通的发展建设链路,要以基本要素强化为根基、以跨域融合协同为路径,推动战斗力实现系统性跃升。
抓要素强固根基。在未来可能面对的智能化战争中,装备技术水平和战技性能的提升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仍然发挥着主导和决定作用,而人的智力、体能等方面的不足,也必须依靠更多高技术的新型装备来弥补。因此,官兵既需要不断进行素质升级、能力提升、本领扩容,又需要在掌握更多独创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加强军事智能核心技术、关键软硬件和基础武器装备的研发攻关,加快先进战斗力有效供给。
抓融合畅通链路。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涉及理论、科技、体制机制等多个层面,要把握不同领域和技术交叉融合特征,并以新型战斗力要素和新质作战力量为核心,促进情报链、指挥链、杀伤链、保障链多链路贯通,进一步优化链路构建、资源调度和能力匹配,缩短链路闭合时间,快速形成适应战场和作战任务的结构编成,实现作战手段快速融合、作战力量快速编组、作战行动快速实施、作战资源快速投送,提高新质战斗力生成和运行效率,构建资源可重组、链路自适应、能力全覆盖的新质战斗力网络。
把握发展规律
新质战斗力是军事技术突破和战斗力生成模式变革共同作用的产物,必须准确把握其生成发展的内在逻辑,加快其发展。
要聚焦科技创新。在稳固传统战斗力的基础上,加快新质战斗力建设,提升军事人员运用新兴技术的能力素养,提高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占比。要坚定自主创新信心,瞄准前沿领域,加快新型和颠覆性技术的军事应用研究,找准科技创新赋能作战样式和武器装备的关键节点,以技术突破带动战法、作战力量、管理机制和保障模式的优化,实现新质战斗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要注重快慢结合。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好主次、先后以及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应突出“快”——紧跟战争形态和军事科技发展,关注对手动向,加快前瞻布局和转化应用,实现战斗力跨越式发展。要把握“稳”——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战争准备进程,从实际出发制定新质战斗力建设顶层规划,攻克制约战斗力生成的技术短板和能力弱项,为新质战斗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作者单位:武警甘肃总队)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