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与施肥
芋头适应性强,但以肥沃、深厚的粘质土壤为佳。耕作后,按照80至10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宽50厘米,深35厘米,然后施基肥。芋头需肥量大,生长期长,应施足底肥,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48%硫酸钾复合肥60公斤,按行距开沟施入。
2.播种方法
选择无病虫害、无损伤的种芋,摊晒3至4天后,密排在室内,上盖8至10厘米厚的湿沙催芽,室温保持在20至25℃。20至30天后,当芽长3至4厘米且地温稳定在10℃时进行栽植。在畦上开两条排种沟,沟距30厘米、深7厘米,浇足水后排种芋,株距33至40厘米,每亩种植4500至5000株。
3.灌溉管理
芋头出苗前不浇水,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出苗后80天,结合灌溉在植株旁打孔施肥。芋头不耐土壤干燥,干旱会导致黄叶、枯叶,但土壤过湿积水也不利于根系生长。苗期应保持土壤底墒充足,避免频繁浇水。幼苗期土壤应保持湿润,遇雨应注意排水。
4.中耕与培土
芋头幼苗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幼苗结束后中耕并使栽培沟成为平地,之后每20天左右培土一次,厚度约7厘米,共两次。培土有助于抑制子芋、孙芋的顶芽萌发和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使芋头充分膨大并发生大量不定根,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
5.采收时机
芋头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长江流域早播的早熟品种通常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采收,迟播的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收,中晚熟品种在9月底至11月上旬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可以适当提前或延后采收,但通常应在霜降前完成采收,以防芋头受冻害。
6.留种技巧
选择生长整齐、产量高的地块留种,并挑选具有品种特征的植株作为种株。留种球茎应在地上部分枯黄、子芋充分长成时的晴天采收。种芋的大小因品种而异,多子芋类以25至50克为宜,最小不应低于15克;魁芋类型应在25克以上。
7.芋头的病虫害防治
芋疫病:以预防为主,5月中旬开始用药,可选择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并交替使用疫霜灵、甲霜灵、安克等,每7至10天喷洒一次。施药时应注意天气,选择雨前喷洒,并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叶背、叶面和叶柄。
软腐病:加强肥水管理,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带走,在病穴周围撒石灰。可使用农用链霉素、百菌清灌根,施肥前、培土后、割仔芋后各施用一次。在常年发病重的地区,每次用药都应加入农用链霉素,严防地下害虫并控制水分。
芋污班病:在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进行防治,隔7至10天再喷施一次。
蚜虫:蚜虫会在叶背或嫩叶上吸汁液,可使用乐果、吡虫啉类农药喷杀。
斜纹夜蛾:一般在幼虫3龄前使用功夫、乐斯本、吡虫啉、锐劲特等喷杀。
地下害虫:结合两次施重肥时可选择辛硫磷、米乐尔或敌百虫进行防治。
红蜘蛛:喷施1500倍的久效磷或800倍40%氧化乐果或800倍三氯杀螨醇。
综上就是芋头的高产种植要点介绍,种植芋头的人不少,但是想达到高产目标,掌握好全面的种植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关于芋头怎么种才能高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