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技术与管理

内容摘要1、养殖池建设养殖池面积一般为1000-2000平方米,池边用红砖砌成1.5米高的围墙,底部深入地下40厘米,防止牛蛙逃逸。池内设置斜坡区域和植被,为牛蛙提供休息和觅食场所。池塘水深保持在30-40厘米,进排水系统完善。2、苗种选择应选择无

1、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面积一般为1000-2000平方米,池边用红砖砌成1.5米高的围墙,底部深入地下40厘米,防止牛蛙逃逸。池内设置斜坡区域和植被,为牛蛙提供休息和觅食场所。池塘水深保持在30-40厘米,进排水系统完善。

2、苗种选择

应选择无病无伤、反应灵敏、体格健壮、发育良好、活力旺盛的种蛙。种蛙应选择23龄,体重在400-500克,雄蛙要求声囊完整,婚姻垫比较明显;雌蛙要选择腹部比较膨大,柔软有弹性,皮肤有光泽,身躯完好。

3、水质管理

成蛙养殖池的水质管理同样重要,应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夏季水温高时,最好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池水量的1/2,每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一次消毒。

4、饲料管理

饵料的投喂应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前半个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泡湿,使饲料稍微软化膨胀,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避免牛蛙食后肠胃发生疾病,还能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5、疾病防治

牛蛙常见的疾病包括红腿病、气泡病、烂皮病和肠胃炎等。包括每月消毒、定期换水和保持水质清洁。对于病蛙,可使用2-5%的盐水浸泡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3天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牛蛙养殖技术与管理的介绍,牛蛙的养殖前景越来越广阔,养殖牛蛙需要定期巡池,观察牛蛙的生长情况和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关于牛蛙养殖技术与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